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貝佐斯越過了卡門線!「平民太空旅行」可望成真?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貝佐斯越過了卡門線!「平民太空旅行」可望成真?

2021 年 7 月 23 日

 
展開

7 月 20 日,在 16 萬人 “ 不要讓貝佐斯重返地球 ” 的請願聲中,亞馬遜(Amazon, AMZN-US)、藍色起源創辦人貝佐斯乘坐自家公司的新雪帕德號(New Shepard)航天器成功前往太空,越過卡門線並返程。

在這次太空旅行中,儘管從飛船升空到返回全程只有 10 多分鐘,但貝佐斯等人體驗到了太空的失重感,並且透過飛船的巨大舷窗觀賞到了地球景象。太空從來沒有像此刻一樣,離他們如此之近。

值得一提的是,貝佐斯此次太空邊緣之旅,沒有一位專業太空員參與,全部是普通人,乘客們無需進行任何操作,實現了首次無人駕駛全平民飛天。同貝佐斯一起開啟太空之旅的有他的弟弟馬克.貝佐斯,除了這對關係良好的兄弟外,同業者還包括有史以來最年長的太空員—— 82 歲高齡的沃利.芬克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太空員——年僅 18 歲的奧利弗.達門。

在此之前,還從未有過完全自主的亞軌道或軌道飛行,藍色起源無疑是開創了新的亞軌道飛行歷史。相比維珍銀河的太空邊緣之旅,藍色起源的亞軌道飛行商業化可能性更大, “ 如果你設計的系統不需要飛行員或副駕駛,你就可以擁有更多付費客戶。 ” 一名相當熟悉藍色起源的人士表示。

儘管貝佐斯這次只是剛剛跨越貼近距離地面 100 公里區分大氣層與太空的卡門線,但仍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與布蘭森、馬斯克展開的激烈的私人太空競爭,也將有望推動全球航天產業年收入在 2030 年翻倍至 8,000 億美元。

相比之下,馬斯克勇敢無畏、志存高遠,成敗都要轟轟烈烈,要站在舞台中央。他更像是冒進的野兔,所過之處留下印記,成為他人追隨的道路;貝佐斯則冷靜低調,他神秘的火箭計劃一直藏得很深,更像是按兵不動、神神秘秘的烏龜,更喜歡深思熟慮小心翼翼。用貝佐斯的話來說,這是一場龜兔賽跑。這一次,烏龜跑在了野兔前面,越過了卡門線。

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系統梳理了貝佐斯此次太空邊緣之旅的全過程,藍色起源為此做出了怎樣的努力,以及為什麼馬斯克、貝佐斯、布蘭森等這些巨頭們都爭相渴望地球之外的空間。

一、首次無人駕駛全平民飛天

此次貝佐斯乘坐的新雪帕德號火箭,是以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太空員艾倫.雪帕德命名。新雪帕德號火箭迄今為止已經完成了 15 次無人飛行測試,雖然有一次任務發生火箭墜毀,但乘客艙依然安全著陸。

7 月 20 日,貝佐斯乘坐新雪帕德號,從位於德克薩斯州範霍恩的測試發射場升空,踏上了飛往太空的旅途。新雪帕德號由 18 米高的可複用火箭與可複用飛船組成,不能從航天器內部進行駕駛,是一套完全可重複使用的可垂直起降運輸系統。

晚間 9 點 13 分,火箭點火發射升空。發射 2 分鐘之後,火箭以 3 倍音速的速度加速進入太空。發射 3 分多鐘以後,太空艙接近太空,貝佐斯和他的同乘夥伴們開始出現了失重感,並會持續幾分鐘。直播中,傳出了乘客們的歡呼聲。

乘客們可以解開安全帶,充分體驗這種失重感,在太空艙中自由漂浮,觀看腳下的地球和他們身後黑暗的太空。藍色起源介紹,新雪帕德號火箭所搭載的太空艙擁有巨大的舷窗,太空艙整個表面大約三分之一都是舷窗。

隨後,太空艙到達飛行軌蹟的最高點,距離地面約 100 多公里,位於卡門線上方,突破了公認的太空邊界。這個位置相比布蘭森最近乘坐維珍銀河太空船所抵達的飛行高度,高出幾十公里。

發射後 6 分鐘後,乘客們回到座位上,係好安全帶,因為重力會急速增加。在太空艙下降過程中,乘客們最多會感受到 5.5 個G的超重感,堪比世界上最刺激的雲霄飛車。

發射 7 分多鐘後,火箭助推器在大氣層中直線下降,啟動發動機,自己降落到混凝土著陸台上,實現平穩回收。發射 8 分多鐘後,太空艙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打開降落傘,以每小時 25 公里的速度緩緩著陸。

儘管從火箭發射到著陸返回,貝佐斯和他的太空 “ 驢友 ” 們只有幾分鐘的失重體驗,但能夠在 100 公里高的亞軌道太空眺望地球,是件足夠幸福的事情。

二、 “ 做自己一生想做的事情 ”

“ 我想坐上這趟航班,因為這是我一生都想做的事。儘管這是一次冒險,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 貝佐斯說。

貝佐斯之所以將發射日期定在 7 月 20 日,是因為今天是阿波羅 11 號登月 52 週年紀念日—— 1969 年 7 月 20 日,阿波羅 11 號在月球著陸,太空員尼爾.阿姆斯壯成為人類到訪月球的第一人。黑白電視裡,阿姆斯壯月球行走漫步的身影烙印在年僅 5 歲的貝佐斯心中,埋下一顆太空夢的種子。

貝佐斯從來沒有忘記過他的太空夢,在高中畢業典禮上,他還發表了對外太空的嚮往和規劃,他要在軌道空間站上打造一片屬於人類的太空棲息地。 “ 太空,最後的疆域,我在那裡等你們。 ”

貝佐斯每年私人為藍色起源提供數十億美元營運開支,終於等來了這次實現太空夢的機會。 “ 從太空看地球,它改變了你,改變了你與這個星球、與人類的關係。 ”

這次和貝佐斯一同欣賞到太空景觀的人,還有三人,包括他的弟弟馬克、女飛行員沃利.芬克和 18 歲的奧利弗.達門(Oliver Daemen)。貝佐斯兄弟倆向來相處融洽,四年前,馬克和貝佐斯曾共同出現在一個現場活動中,他說: “ 如果有人感到困惑,我就是那個銀行存款較少的人。 ” 貝佐斯總是說: “ 當我們在一起時,我只是不停地笑。 ” 兄弟倆這次,又共同幹了一件足以載入航空史的大事。

7 月 1 日,藍色起源公布了又一乘客—— 82 歲高齡、 “ 水星 13 號計劃 ” 成員的沃利.芬克,她是位經驗豐富的女飛行員,飛行時數多達 19600 小時。

1961 年 2 月,芬克已經自願參加了 “ 水星 13 號計劃 ” ,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 女性太空計劃 ” 。該項目旨在培訓美國太空局早期太空計劃中的女性太空員,因共有 13 名女性參加培訓和測試,被稱為 “ 水星十三女傑 ” 。但是,由於這項計劃並未徵得 NASA 批准, NASA 也未試圖送她們上天。儘管芬克被告知 “ 比任何男性同伴都做得更好,完成工作的速度更快 ” ,但她始終與太空無緣。

芬克說, “ 我曾四次聯繫美國太空局,希望成為一名太空員,但沒有人願意接受我。我沒想到自己還有實現夢想的一天,沒有什麼能擋住我的去路。我喜歡做以前沒人做過的事情。 ”

不過,這一天還是來了,儘管芬克已經等待了足足 60 年。這次成功的太空之旅使得 82 歲的芬克成為進入太空年紀最大的人。先前,她還專門購買了一張維珍銀河亞軌道太空飛機的 “ 船票 ” 。或許,在維珍銀河亞軌道旅行開啟商業化進程之後,芬克還能再一次與夢想接軌。

還有一個座位,藍色起源則一直保持神秘,直到 7 月 15 日才公布。早在公布新雪帕德號的首次載人飛行時,藍色起源就表示此次航班上的一個座位將被拍賣,所得收益將捐給該公司的慈善機構 Club for the Future。

6 月 12 日,一名競標者出價 2,800 萬美元拍下了藍色起源首次載人太空飛行的一張船票。但是這位一擲千金的神秘獲勝者最終並沒有踏上藍色起源的首飛,而是由 18 歲的奧利弗.達門(Oliver Daemen)取代。這次成功的首飛,使得達門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太空乘客。

據了解,達門是荷蘭私募股權執行長的兒子,他的飛行費用由其父親來承擔,但藍色起源並沒有再次公布這張船票的價格。官方發言人也表示並不會透露價格,但根據其回覆媒體的消息,可以了解到達門也是上次拍賣的參與者,並獲得了第二趟航班的第一個座位。 “ 當首飛有空位時,我們將他的飛行順序提前了。 ”

荷蘭媒體品牌 Bright 發布的一段影片中,達門說: “ 我非常興奮能去太空並加入他們的飛行。我一生都在夢想著這個,我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太空員,因為我已經 18 歲了。 ”

三、首次載人飛行就開啟付費模式,老闆親自上陣

藍色起源官網介紹,自 2012 年以來,藍色起源一直在對新雪帕德火箭及其安全系統進行飛行測試。該項目已經有 15 次成功的連續任務,包括 3 次成功的逃生測試。儘管測試每次都很順利,但是首次載人飛行就開啟付費模式,老闆親自上陣,藍色起源還是全球第一家。

畢竟把這位世界首富送入軌道,萬一出現意外,可沒人承擔得起,保險公司也拒絕為貝佐斯承保,就連 9 天前飛成功的維珍銀河也是有過成功的載人飛行之後,才讓自家老闆親自上陣的。

儘管新雪帕德號並不需要專業太空員進行操作,不過藍色起源還是僱傭了兩名前太空員,一名是駕駛過美國國家哥倫比亞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航天飛機的傑夫.阿什比(Jeff Ashby),另一名是尼古拉斯.帕特里克(Nicholas Patrick),他曾駕駛奮進號航天飛機和發現號航天飛機。

藍色起源原本希望這兩名專業人士最先駕駛新雪帕德號評估乘坐體驗,但貝佐斯太迫不及待了。 “ 我們從未想過貝佐斯會第一個乘坐。 ” 一位藍色起源公司的前工程師說。

顯然,已經成功發射 15 次的新雪帕德號令貝佐斯非常放心,他願意相信公司的太空船質量。上述前工程師表示: “ 老闆可能對日程安排不滿意,但這個人信任我們。 ”

雖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根據經驗估計,這次發射火箭出問題的可能性僅有 1% – 0.2% ,此外,太空船離火箭的距離很遠,一旦火箭出現問題,太空船有機會與之分離,為成員帶來逃生機會,這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此次太空旅行的安全係數。

在這次飛行之前, NASA 還給貝佐斯太空遊潑了盆冷水, NASA 局長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在接受 Fox Business 採訪時說, “ 我在密切關注這件事,但他們必須透過與專業航天員相同的身體和心理測試。 ”

根據官方消息,貝佐斯和他的同乘者在上週日進行了 14 個小時的飛行培訓,包括安全知識、飛行模擬、火箭操作、飛船擺脫地球重力後如何查看船艙內漂浮的指令等。

貝佐斯這冒險的性子早在十幾年前就有端倪, 2003 年,貝佐斯坐著紅色直升飛機前往德州考察的時候,出現了空難,險些喪生。生死之際,貝佐斯想到的只有一句話 “ 這麼死,真是太蠢了。 ”

即使遭遇墜機,也沒能攔住貝佐斯的太空夢想。貝佐斯曾公開承認: “ 也可以說創立亞馬遜,就是為了能夠讓少年時候的太空夢想繼續前進。 ” 他在媒體採訪中表示,首先會把財富都用於太空探索事業,直到藍色起源達到他的目標,並且貝佐斯還補充說,自己每賣一次亞馬遜的股票,就會把錢投資給藍色起源。

1999 年,貝佐斯和著名科幻作家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觀看了電影《十月的天空》,講的是 NASA 工程師侯默.海堪建造火箭的故事。看完電影后,貝佐斯告訴史蒂芬森,他一直想創辦一家太空公司,斯蒂芬森鼓勵他說: “ 你為什麼不從今天開始呢? ”

2000 年貝佐斯成立藍色起源,並將此事奉為機密,斯蒂芬森是公司的第一個僱員。用接近兩家公司的人士的說法,藍色起源早期的人員配置是 “ 一位科幻小說作家和一個烏龜吉祥物 ” 。人們很難想像為了開發新技術,他們最初的想法有多瘋狂:造牛鞭、建激光廠、軌道炮技術,最終貝佐斯和他的團隊決定 “ 化學火箭仍是最好的選擇。 ”

貝佐斯堅信人類想要繼續擁有一個繁榮的文明,就必須去往太空。 “ 我們如今正在毀滅我們的星球。我們已經向太陽系中的每顆行星都發射了探測器。我們必須保護這個星球。我們可以利用太空資源做到這一點。 ” 在貝佐斯看來,進軍太空並非為了移民新的家園,而是要將那些高污染產業轉移至其他星球,把地球打造成幸福純粹的住宅區,僅需保留少數輕工業。

藍色起源的總部外牆上裝著一枚徽章,上面有地球、有星星,有進入太空不同高度所需的速率,還有一個帶著翅膀的沙漏,表示著人類的生死,而那兩隻站立的烏龜則被賦予宏大理想——用一種烏龜所獨有的耐性和生存能力,實現將人類送入外太空的願景。

四、為什麼巨頭們都搶著要上天?

貝佐斯、布蘭森、馬斯克三位億萬富翁都在搶著向太空邁進,競賽拉開帷幕, “ 三國殺 ” 局面已然形成。 9 天前,布蘭森截胡貝佐斯,先一步前往太空邊緣並成功返回,讓兩家公司間的硝煙味變得濃厚起來。藍色起源官方還特意發了一張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亞軌道飛行的對比圖 “ 嘲諷 ” 。

驅動三位富豪們在 “ 太空夢 ” 上一擲千金的原動力在於太空遊可觀的市場規模,都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 NSR 在 2021 年 3 月 10 日發布的《NSR全球太空經濟研究報告》顯示,到 2029 年,太空和衛星基礎設施、應用和衛星連接性收入將超過 1 兆美元,年化成長率為 4.5 % 。Industry ARC的一份報告更是顯示,到 2025 年,太空旅遊市場預計將達到 13 億美元, 2020-2025 年期間的年化成長率為 12.4% 。Resea(SE-SG)rch and Markets的報告則表示, 2027 年,航天產業預計將達到 17 億美元, 2020-2027 年期間的年復合成長率更是可能達到 15.2% 。

尷尬的是,太空旅遊需求旺盛且不斷成長的同時,市場供應嚴重不足。儘管已經有 500 多人上過太空,但乘坐私人航天器飛越卡門線的普通遊客卻寥寥無幾。因此,無論是貝佐斯、布蘭森還是馬斯克,都在想盡辦法拓展可能性,研發新技術,向著更遠的外太空前進。

這一次,貝佐斯抵達的目標雖然只是卡門線附近,剛剛踏入太空便要返回,但顯然亞軌道飛行不是貝佐斯的終極目標,藍色起源願景是讓數百萬人未來在太空生活和工作。

除了 10 分鐘的太空之旅外,藍色起源的未來還包括了一枚更大、更宏偉的火箭。公司內部將之稱為 “ 老大哥 ” ,但它有一個更正式的名字: “ 新格倫號 ” ,以第一個環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美國人約翰.格倫命名。與 “ 新雪帕德號 ” 相比,這將會是一枚巨型火箭,擁有 7 台發動機,能夠承受 350 萬磅的推力,高達 313 英尺,幾乎與 “ 土星 5 號 ” 一樣高。

據藍色起源官網介紹,新格倫是一種單一配置的重型運載火箭,能夠將人員和有效載荷定期運送到地球軌道及更遠的地方,它擁有一個可重複使用的第一級,可用於 25 次任務,將建造一條通往太空的道路。藍色起源按照自己的步調前進,並且一點點加速前進的同時,馬斯克也如火如荼進行著自己的太空探索計劃。

根據官網消息, SpaceX 載人龍飛船 “ 堅韌號 ” 已經計劃今年 9 月 15 日將運送四名普通乘客進入太空,開展歷時三天的圍繞地球之旅。四位乘客分別為海莉.阿爾塞諾、克里斯.桑布羅斯基、西恩.普羅克特和億萬富翁賈里德.艾薩克曼,同時,賈里德還是此次飛行的資助者。

這次 SpaceX 的全平民太空任務被命名為 Inspiration4 ,這既代表了人類航天探索的新時代,也傳達了人道主義精神,四位參與者分別代表了領導、希望、慷慨和繁榮。

此外,早在 2018 年, SpaceX 就官宣了首位繞月旅行的私人乘客——日本知名企業家和收藏家前澤友作。今年 3 月,前澤友作發推特(Twitter, TWTR-US)宣布自己將公開招募 8 位同乘者一起在 2023 年前往月球,他承擔此次旅行的費用。

7 月 16 日,前澤友作還公布了候選人影片,可以看到申請前往月球的人裡有普立茲新聞獎獲得者、奧林匹克金獎得主、DJ 主播等各行各業的人。剛剛完成首次太空飛行的布蘭森,也高調宣布要在月球附近建太空飯店。同時,維珍銀河也將會提供更多的太空飛船,從而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

“ 太空屬於每一個人! ” 布蘭森希望能把一次太空旅行的價格降到 4 萬美元左右,每年發射 400 次航班。

即使 4 萬美元,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或許更迅速的方法是憑藉運氣抽到布蘭森公開的 2 張贈票——他在返回地球後,宣布自己將在慈善籌款平台抽獎送出 2 個名額。

五、讓數以萬計的人在太空工作、生活,我們離這一天還有多遠?

截止目前,太空旅行票價始終令普通人望而卻步:維珍銀河的亞軌道飛行票價相對便宜, 25 萬美元一張;藍色起源先前公布的座位競拍價為 2,800 萬美元;而根據 NASA 公開的資訊,乘坐馬斯克的 SpaceX 或者波音(Boeing, BA-US)公司的火箭前往國際空間站,則需要 5,800 萬美元,這還不包括每晚高達 3.5 萬美元的住宿費。所以,太空競賽的三大主要參與者都在想方設法降低太空旅行的價格。

布蘭森希望維珍銀河建設的 Space Ship Two (飛船二號)是一台便宜但經久耐用的雪佛蘭,未來可以執行每週一次上天的任務,卻不需要賓士(母公司 Daimler, DAI-DE)那樣昂貴的完美。馬斯克也曾經打過類似的比喻: “ 每次發射都用法拉利(Ferrari NV, RACE-US)太浪費了,這原本就是一臺本田(Honda, 7267-JP )雅閣可以做到的事。 ”

貝佐斯和馬斯克都強調火箭的可回收技術,很大一部分程度就是因為這樣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成本。如果所有的太空飛船都能夠重複飛行多次,乘客最終則只需要為燃料和座位買單。

不過維珍銀河或許很快就能打破現狀,據媒體報導,其計劃在 2022 年初開始常規商業營運,並計劃每年從其位於新墨西哥州的基地美國太空港(Spaceport America)進行 400 次飛行。

如今,民用航天飛機每天可以飛行很多次,壽命內的飛行次數更是達到了上萬次。火箭、飛船隻要能夠做到民航的十分之一,太空旅行的成本都能夠大幅下降,太空遊面向大眾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馬斯克曾說道, “ 發射火箭要像每天航班一樣繁忙,每趟亞軌道運輸成本能壓縮到每磅 100 美元。 ”

100 多年前人類渴望鳥類的自由飛翔,經過反复實驗萊特兄弟才勉強完成載人空中持續動力飛行,然而現在飛行已經成為再平常不過的事情。100 多年後,人類希望建設通往太空的交通網路,也許太空平民化的願景實現就在下一個轉角。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