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工作追求高薪其實有盲點?通膨時代如何讓自己「收入多樣化」?
作者 36氪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工作追求高薪其實有盲點?通膨時代如何讓自己「收入多樣化」?

2022 年 5 月 21 日

 
展開

幾年前,我在一篇文章裡看到一題選擇題,下面兩種工作狀態,你覺得哪一種風險更小:

A: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十年了,公司業務很穩定,工作很順手,同事上下級關係很融洽,薪水說不上高,但也沒什麼不滿意;
B、自由職業,收入波動很大,有一些基本的老客戶,但需要不停地想辦法拓展新客戶。

當時,大部分人都覺得是 A 的風險更小,而 B 給人不可靠的感覺。但經歷了疫情的不確定、中小企業倒閉潮和網路大廠的裁員潮之後,當你看到身邊的高薪收入者瞬間被打回原型,被房貸和家庭壓力擊垮後,相信很多讀者應該看到了職業狀態 A 隱藏的風險。

收入來源多樣化是一種反脆弱思維

人生最大風險不是 “ 不穩定 ” ,而是你一直覺得自己很穩定,讓你完全喪失了抵抗風險的能力。《反脆弱》一書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認為,類似波動性的無序性、不確定性、混亂、不平衡性、不可預見性,這些我們平時看來不好的狀態,其實往往是應對風險的最好手段。職業狀態 B 的 “ 不穩定 ” ,更有可能讓你度過這個動蕩的時代。

當然,職業狀態 B 也不是最抗風險的,因為它也只有一種收入來源。此時,如果你有另一份收入來源,不僅能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能讓你在失去工作後,還能心態保持鎮定、狀態保持充實。

收入來源多樣化,正是一種 “ 反脆弱思維 ” 。比如 2008 年的金融危機,倒閉了資產配置過於單一的雷曼兄弟這樣的巨頭,但也讓產品配置更平衡的高盛在危機中大賺一筆,高盛的 “ 反脆弱結構 ” 更勝一籌。

很多讀者可能會想,什麼 “ 收入多樣化 ” ,不就是搞 “ 第二職業 ” ,再做點投資理財嗎?事實上,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思路,方法也有所差異,多收入來源,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方式,還是一種思維方式。

收入多樣化不完全是投資理財

收入多樣化,是指透過一系列投資與活動,讓自己的單一收入來源變得多樣化。最典型、最容易想到的 “ 收入多樣化 ” 的途徑就是投資理財,但並不是所有的投資理財都是。收入多樣化是為了抵禦未知的風險,而投資理財是為了家庭資產長期增值保值,兩者的出發點不同。

舉個例子,從去年 2 月到現在的 15 個月,指數跌幅超過 30% ,如果這段時間你剛好沒有收入,你能指望這些投資給你帶來收入嗎?往往是在你越困難的時候,投資也越難,它們之間很難互補。收入多樣化的 “ 另一個收入 ” ,或者是相對穩定的收入,或者是可以在失業後立刻啟動的收入。比如:

  1. 出租房或商辦房
  2. 債券、債券基金或信託
  3. 所有用於營業的資產,比如民宿、網約計程車,等等

當然,如果平時投資的是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也可以在特定的時候轉化為 “ 收入 ” 型的投資,當你感覺你的工作收入來源有可能面臨威脅,比如以下情況(包括但不限於):

  1. 總體經濟或產業出現明顯衰退
  2. 類似疫情的巨大外部風險
  3. 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有可能被裁員或收入下降
  4. 準備跳槽、改行等有職業風險的行為

你需要讓高風險高波動的股票類投資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變成收益相對穩定的債券型基金。不過,透過投資來使收入來源多樣化,一般是 35 歲以上,中年人的積蓄相對比較多,且屬於 “ 死錢 ” ,投資理財是必備的 “ 第二收入來源 ” ;年輕人的積蓄少,而且是活錢,用的地方多,所以 “ 收入多樣化 ” 還是要透過工作來實現。那麼, “ 收入多樣化 ” 就是多打一份工嗎?

收入多樣化不完全是 “ 下班兼職 ”

收入多樣化與 “ 多找一份工 ” 或 “ 下班兼職 ” 有相同之處,它們都能讓你得到更多的收入,但它們的不同之處更重要。“ 多找一份工 ” 和 “ 下班兼職 ” 純粹是為了增加收入,它有兩個前提:收入低、時間閒,缺一不可。

“ 收入多樣化 ” 不一定是收入低,解決的是收入來源單一的問題,更適合一些技能面太專業冷門、且有一定家庭負擔的高薪人士,哪怕收入提升有限,但結構改善明顯,它強調的是:

2 萬 + 1 萬的雙薪資結構,優於 3 萬的單一薪資。

而且, “ 多收入來源 ” 不僅僅是多個收入來源,它更強調 “ 多樣化 ” ,還要求類別不同,因為只有各收入來源有明顯的差異,才能起到 “ 反脆弱 ” 的作用,差異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強。比如專業銷售與業餘寫作構成多樣化,但編輯與寫作則 “ 多樣化 ” 的程度稍低,白領和網約車構成多樣化,但快遞和外送不構成多樣化。

還有 “ 斜槓青年 ” ,這是前幾年特別流行的一種工作狀態,它也屬於收入多樣化的一種,但它的目的也不同:“ 斜槓青年 ” 主要目的是平衡 “ 高收入的工作 ” 與 “ 喜歡的工作 ” ,屬於 “ 人生更高追求 ” 層次;而收入多樣化是為了提高抗風險能力,屬於 “ 底線思維 ” 。

“ 斜槓青年 ” 花了更多的時間在自己喜歡的事上,並不追求時間的 CP 值,喜歡就好,不強求報酬率,往往要等很長的時間才能將興趣轉化為收入;而 “ 收入多樣化 ” 無關興趣愛好,第二份收入同樣要考慮時間的 CP 值,也不能過度佔用自己的休息時間。那麼,利用職業技能 “ 接私單 ” ,算不算收入多樣化呢?

多收入來源是一種思維方式

“ 多收入來源 ” 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方式,還是一種思維方式,體現在 3 個方面:

長期主義

如果是純粹從增加收入的角度, “ 接私單 ” 不算是收入多樣化,它與你的工作收入沒有類別上的不同,只是不同的老闆給你發薪資而已。但如果是從增加客戶來源的角度, “ 接私單 ” 也是收入多樣化的一種,前提是你要有主動維護客戶的意識。純粹的 “ 接私單 ” ,有時間就接,沒時間就拒絕,錢多就接,錢不多就拒絕,甚至有些人,私活接下來,發現沒時間就不做了,不講什麼職業道德。

但從維護客戶的角度,如果認為對方有長期穩定的 “ 訂單 ” ,很多 CP 值不高的單子也會先接下來,這種 “ 長期主義 ” 的思維,就把 “ 接私單 ” 行為變成了可以持續產生收入的業務。

增加決策的 “ 敏銳度 ”

“ 多收入來源 ” 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因為安全感增加了,對人生更有信心,你會放棄那些平常中庸的選擇,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選項,在 “ 安全的收入結構 ” 中,加入 “ 最激進的選項 ” 。“ 多收入來源 ” 的體系中,穩定的基礎收入也非常重要,如果當年愛因斯坦是在一家競爭激烈的大公司做白領,而不是專利局的公務員,那他就沒有時間去研究相對論。

不要到危機來臨時,才想到收入多樣化

工作一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你就應該開始考慮另一份收入,不能被大公司一時的穩定所迷惑。大公司之所以穩定,是因為 “ 體系至上、公司文化至上、業務至上 ” ,任何一個員工的利益都無足輕重,隨時可以被犧牲掉,在巨大的危機面前,就算是 CEO 也可以犧牲。大公司的穩定性造成的幻覺,就像養雞場,火雞活著的每一天,都相信農場主的仁慈,直到感恩節來臨的那一天。

不要高估自己抗風險的能力

有人說,我有積蓄,一年不工作都不怕。過去,我們更強調用積蓄來應對生活中的風險,但積蓄無法解決心理上的壓力,失去唯一的收入來源,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受挫、無所事事的空虛,而積蓄只會讓你覺得越用越少,越用越心慌。

有人說,只要專業經得起考驗,不怕找不到新工作。這個想法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忽視了人類與生俱來的 “ 非理性 ” 的一面,從而高估了自己抗風險的能力。

我遇到過很多專業能力很強的人用 “ 裸辭 ” 的方式解決事業上的困境,按理說,他們很容易再找一份工作,可在真實的人力資源市場,習慣於穩定狀態的他們,往往從穩定的幻覺中走向極端的脆弱,以至於一段時間內甚麼工作都不想做,或者明知經濟不好,仍然堅持要高薪維護自尊。

偏偏中產階層的高品質生活大多建立在高房貸槓桿和高薪之上,這種心理危機很可能演變成真正的生活危機。構建一個適合自己的多收入結構,現在還不算晚。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