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順豐與阿里巴巴的爭執 看貨運與電商之間的矛盾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好奇心日報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好奇心日報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順豐與阿里巴巴的爭執 看貨運與電商之間的矛盾

2017 年 6 月 14 日

 
展開

6 月 1 日下午,中國最大快遞公司順豐和最大電商阿里巴巴(Alibaba, BABA-US)的衝突暴露在台前。

順豐的訂單不再出現在阿里巴巴子公司菜鳥物流的系統裡。淘寶賣家也不能從順豐發貨。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暫停開放數據接口。

第二天,京東、騰訊、網易(NetEase, NTES-US)等公司以及與快遞沒什麼太大關係的美團,先後發表聲明,表態支持順豐。阿里巴巴那一邊則獲得了 EMS、圓通、韻達等快遞企業的支持。

這起衝突在第三天結束了。當事雙方在中國郵政局的調停下恢復了數據連接。

但造成這起衝突的矛盾沒有因此而消失。

儘管從事件爆發到結束,不超過 72 小時,卻帶出種種問題 —— 巨頭壟斷、個人隱私、公司間的信任與衝突……當衝突雙方是可以影響到數億人生活的大公司時,我們好奇的是他們的邊界是什麼。

電商和快遞巨頭是從合作開始,隨著業務擴張產生衝突

順豐和阿里一開始是共生的關係。2003 年成立的淘寶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電商。

淘寶以及之後成立的天貓、閒魚都沒有自建完整的物流體系,而是通過快遞公司完成配送。

淘寶為快遞公司帶去大量訂單,同時它以相對低的成本把貨送給用戶,不需要像京東一樣在物流上燒錢十多年。

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申通、百世匯通這 6 家公司成為淘寶上最常用的快遞服務,隨著淘寶的發展而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順豐靠速度和服務質量成為中國最大的快遞公司。順豐的快遞業務所有環節都是自營,它有能力把從前端配送到後端倉儲轉運的質量控制好。所以淘寶銷售貴重物品、生鮮食品、數位電子產品店主多傾向於使用順豐。

這使得順豐建立了自己的護城河,成為用戶需要快和保證時的首選。這也是為什麼其它幾個快遞公司一般被統稱為“四通一達”。

簡轉繁好奇心日報)順豐與阿里巴巴的爭執 看貨運與電商之間的矛盾-04

2011、2012 年淘寶“雙 11”經歷快遞爆倉,之後阿里巴巴在 2013 成立物流子公司菜鳥,吸納合作夥伴、試圖控制整體物流。菜鳥的投資人包括銀泰商業、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

與此同時,建立了品牌的順豐也開始向上游滲透,開始了一次次做電商的努力。生鮮電商、跨境物流都試過。

兩個合作夥伴間的矛盾也在相互滲透對方業務的過程中誕生。但順豐的電商業務都沒有大到可以威脅阿里。直到豐巢。豐巢是順豐的線下自提櫃。申通、中通、韻達在當中有投資。

衝突的核心是誰能接觸到用戶

阿里巴巴的菜鳥和快遞公司的關係很像餓了麼和連鎖餐廳。它能給快遞公司帶來訂單,但也會搶走快遞公司與客戶之間的聯繫。

比如麥當勞(McDonald’s, MCD-US)接入第三方外賣平台同時意味著它失去了對自己用戶數據的掌握,新增消費者的數據並不掌握在麥當勞手中,這意味著減少了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機會。

不只是數據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麥當勞逐漸變成餓了麼上架的商品。消費者打開餓了麼買麥當勞更多是訂餐時選了麥當勞,而不是一開始就衝著麥當勞而來。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開發、推廣應用程式都很不容易,但麥當勞中國還是在今年 4 月上線了手機訂餐應用程式。只有這樣才能把用戶留在自己手裡。

20170607042136GrStf0PLm4CYkMXR.jpg-w600(順豐機隊數量已經超過中國郵政,擁有中國快遞企業最多貨機。圖/T 客邦)

同樣,在菜鳥的體系裡,順豐只是一個高級服務選項。

很明顯,順豐和麥當勞一樣,也不想成為別家的一個商品,自己推出應用程式、將用戶引到微信公號、推出會員積分制……類似這樣誰控制用戶的衝突不會結束。

大公司都說要做基礎設施,但自己卻忍不住用基礎設施當武器

菜鳥和順豐停止數據互傳,本質上是用戶不可以在淘寶應用程式直接查詢快件配送訊息。但不妨礙賣家選擇順豐發貨、上傳單號,用戶複製單號再去順豐官網查詢 —— 沒有菜鳥這套體系以前,人們就是這麼做的。

但上週,淘寶介入了這個本和自己無關的衝突。淘寶、閒魚應用程式裡賣家已經不能在發貨界面填順豐單號了。菜鳥是阿里巴巴子公司,淘寶是阿里巴巴電商部門之一。阿里在通過電商業務向自己物流子公司的競爭對手施壓。

事情到這地步,很難讓人相信阿里各業務之間是有間隔的。而當一個公司建立所謂平台的時候,是需要一個間隔的。

這大概也解釋了為什麼與阿里巴巴有競爭關係的公司都在儘可能擺脫支付寶。京東很早就去掉了支付寶的選項。銀聯最近正式推出二維碼支付,京東也是最積極推動、表示支持的一個,京東金融總裁出現在銀聯通稿裡。

百度(Baidu, BIDU-US)外賣、騰訊投資的美團點評都在推行自己的支付工具。百度外賣試點對綁定百度支付的用戶關閉支付寶選項。美團點評旗下的應用程式將支付寶藏在其它支付的選項裡。還有一些公司近期也自己買了支付牌照。唯品會去年 10 月全資收購浙江貝付,獲得貝付的網路支付牌照;美的集團在同一個月收購神州通付,獲得網路支付和電話支付牌照;去年年初小米花費 6 億元收購捷付睿通也拿到支付牌照。

支付寶與成為線上支付基礎設施目標之間的距離,反倒比十年前更遠了。類似用基礎設施做武器在中國都很正常,比如騰訊微信那長長的封殺名單。

同樣的,和亞馬遜(Amazon, AMZN-US) (Amazon) 在影音服務上有直接衝突的 Netflix 這麼多年一直用著亞馬遜旗下的雲端運算服務 AWS。同樣的事情可能就不會發生在阿里雲端或者騰訊雲端的客戶身上。

雲端運算是重要的基礎設施,但在中國企業的沒幾個選擇

順豐在衝突後曾回應說, 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端切換至阿里雲端。

這是順豐的單方面說法。但雲端運算作為最重要的 IT 基礎設施,確實也在中國沒幾個選擇。

雲端運算本身是規模生意,趨向於大公司來控制的。因為需要在諸多地方建設機房、管理機房、管理升級軟體。大公司建成雲端運算基礎設施以後,別的公司向他們購買運算能力。像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水、電、煤一樣,工廠建成基礎設施管道,用戶只需為使用的資源付費。

在上海一個金融數據機構從事服務器營運維護的徐工表示,他們選擇阿里雲端的原因還是因為阿里雲端在中國的技術水平和覆蓋面是比較好的。至於騰訊雲端,“只有做遊戲的才用騰訊雲端。各種配套服務和業務都是和阿里雲端有差距的。”

這是常見評論。阿里對雲端運算的投入時間和力度都領先於其它中國大公司。2009 年,阿里雲端作為獨立子公司開展運作。騰訊直到 2013 年才開始提供雲端運算服務。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去年 4 月的報告顯示,阿里巴巴雲端運算規模是騰訊的 10 倍。

所以對於中國大多數企業來說,雲端運算要不選擇騰訊雲端,就選擇阿里雲端。因為沒有一家公司希望發生 LinkedIn 中國“赤兔”業務上線遇到的連續宕機問題 —— LinkedIn 選擇創業公司青雲端為其提供雲端運算服務,後者當時服務頻繁出錯,造成上線當天數小時用戶無法訪問服務。

這和政策有關。全球前兩大雲端運算服務亞馬遜 AWS 和微軟(Microsoft, MSFT-US) Azure 受限於中國對外資雲端運算政策限制,不能自己營運。AWS 在中國跟光環新網合作,它的 AWS (中國) 帳戶和 AWS 全球帳戶互相獨立、帳號之間不能互用。

“中國的 AWS 就是國際版的閹割版,好多功能並沒有。我們之前用是因為 AWS 有優惠,基本免費用兩年。現在直接用 AWS 的費用還是很貴的,跟其它雲端服務比,基本貴了 1 倍以上。”徐工曾負責將所在公司服務器從阿里雲端切換到 AWS (中國) ,這是他對 AWS 的看法。

順豐最後還是選擇了騰訊雲端,這還是信任雲端運算服務商與否的問題。順豐擔心阿里雲端查看自己數據,儘管它沒有證據。對這類涉及數據安全的問題,徐工認為,“這些權限理論上來講是可以被阿里雲端獲取的。但國情就是各種大公司並不注意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問題。我只能保持中立,真的很在意,那就特殊問題特殊解決。我們現在也有數據安全的需求,所以可能考慮使用私有雲端和公有雲端的結合來解決問題。”

前“聚會玩”高級工程師楊凌楓接受採訪時說,“阿里雲端看不看你數據純粹就是它自己自律而已,想看的話,在技術上是毫無問題的。這個每一家雲端服務都是這樣的,畢竟你電腦都放人家家裡了。人家想怎麼對你的數據理論上都可以做到。甚至記錄你所有的操作也沒問題。”

衝突爆發的時候,中國“國家隊”也總是適時出現

按照順豐的說法,事情的起因是 3-4 月間,菜鳥要求所有快遞櫃訊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取件碼訊息無條件給到菜鳥。

因而順豐主導的快遞櫃系統豐巢也需要返回所有包裹訊息給菜鳥 (包括與淘寶、天貓無關的訂單) ,順豐稱自己難以接受這樣的合作條款。而後雙方爆發衝突。

簡轉繁好奇心日報)順豐與阿里巴巴的爭執 看貨運與電商之間的矛盾-05

在菜鳥和順豐衝突爆發後,EMS 的公告便被截屏放到網上,“股份公司第一時間獲取事件訊息,當即啟動了總部行銷公司,全面獲得菜鳥公司倉配業務體系中原順豐快遞部分份額,打響了‘搶奪順豐電商客戶’的第一槍,並正在努力搶奪手機、3C 等順豐‘吃飯業務’。”

中國郵政系統政企分離後,拆分成中國國家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郵政集團再下分速遞物流、郵政儲蓄銀行和郵局業務。

其中速遞物流的 EMS 是順豐的直接競爭對手。

事實上阿里巴巴體系跟中國郵政之間的關係緊密。2014 年,阿里巴巴和中國郵政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物流、電商、金融、訊息安全等領域全面開展深度合作。其中,“合力搭建中國智慧物流骨做網”被放在了最顯然的位置。

最後還有一個用戶隱私問題,大公司獲取訊息並沒有什麼邊界可言

實際上大多數中文網路用戶數據,已經可以比較精確的被幾家大公司描繪出。

比如阿里巴巴通過支付寶直接掌握用戶的學歷、消費習慣、財務情況。它通過代繳水電煤氣費,比對繳費人和屋主姓名、身份證歸屬地與租房城市,判斷繳費人是否是外地租房;通過分析用戶購買異性用品的頻次、收貨地址判斷是否談戀愛、異地戀。類似的,騰訊通過 QQ、微信知道用戶的社交圈、消費習慣等。

美劇《犯罪心理 (Criminal Minds) 》裡 FBI 行為分析小組的鑒證科學家通過調取駕照、醫療、消費、民政等訊息,結合犯罪現場證據,對嫌疑人進行側寫。而現在大公司們早發現了數據的價值,當他們知道用戶一切訊息的時候,某種程度上,也可以通過一些設置來影響甚至控制你的一切行為。這些影響可以是為了單純的商業變現精準廣告投放,也可以作為另一種形式的監控存在。

但菜鳥物流和順豐就數據產生的爭執還帶出另一件隱私問題。菜鳥要求豐巢提供淘寶以外的快遞數據。

順豐以外,其它快遞公司沒有提及這個問題。它們已經將快遞訊息發給菜鳥是合理的假設。

也就是說沒通過菜鳥寄件的用戶,訊息也都去了菜鳥。

數據時代,掌握數億、數十億用戶數據的公司比以往有更多渠道獲取用戶隱私數據。相互之間還在倒騰訊用戶訊息。

在這件事上唯一沒有話語權的,大概就是用戶本身了。

好奇心日報》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好奇心日報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好奇心日報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