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馬斯克和比爾蓋茲,為什麼互相“看不上”?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馬斯克和比爾蓋茲,為什麼互相“看不上”?

2020 年 10 月 13 日

 
展開

馬斯克和比爾.蓋茲,兩人近來一直不對盤。從對待新冠疫情的態度、對電動車的看法,再到圍繞人工智慧的糾葛,亦或是對彼此的評價,兩個人頻繁隔空互懟。比如,馬斯克說,“他無聊透頂”,“他對電動卡車一竅不通”;比爾.蓋茲說,“他只是一個工程師”,“不要被馬斯克的錯誤言論誤導”。到底什麼仇什麼怨,讓兩位科技圈巨頭頻繁互掐?其實研究一下不難發現,兩位巨頭思考問題的角度完全不同。出現摩擦,實則是一種必然

馬斯克似乎一直站在銀河系的角度思考問題。

他對走出地球充滿了執念。在採訪中,他說太陽會慢慢膨脹,然後吞噬地球,人類必須建立星際文明。馬斯克給出的時間表是:到 2050 年,將 100 萬人通過SpaceX研發的星際飛船送往火星,目標宏大。他預測,第一艘能夠載人的星際飛船(Starship)將於 3 年後面世。

▲美國德州,馬斯克展示的星際飛船原型

 

17 歲時,馬斯克讀了一本書叫《銀河系漫遊指南》,從那時起,他就覺得自己的使命是拯救人類。 31 歲時,馬斯克創立SpaceX,這是他計劃拯救人類的第一步。2015 年的時候, 44 歲的馬斯克邁出了拯救人類計劃的第二步——與其他矽谷科技大亨共同創立非營利組織OpenAI,目的是防止人工智慧在地球上將人類毀滅。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馬斯克與比爾.蓋茲產生了交集,也埋下了日後打嘴仗的種子

比爾.蓋茲 13 歲時就是“駭客”了。 39 歲成了世界首富之後,轉而開始關心人類命運。與馬斯克不同的是,他更關心怎麼讓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馬斯克的思路更偏向於通過改造人類自身來解決問題,比如創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幫助人類和機器結合,成為“半機械人”,從而與AI 融合,避免被AI 玩弄。最後,再乘坐星際飛船離開地球。

比爾.蓋茲更願意從人類外部、地球本身尋找解決方案。比如他資助科研組織阻止全球變暖,資助疫苗研發,從事教育相關的慈善活動。看得出來,比爾.蓋茨對地球的感情還是更深刻的。

2015 年,兩個人在亞洲博鰲論壇上,第一次同框現身。談及人工智慧,他們都覺得人類最終不會是人工智慧的對手,發展人工智慧是必要的,但不能過於著急。氣氛是和睦的,但也是短暫的。

最近的一次“瓜葛”便源自人工智慧平台OpenAI,馬斯克覺得微軟(Microsoft, MSFT-US)讓他創建的平台違背了初衷。

馬斯克的宏偉計劃被“阻礙”了

起初,馬斯克與合夥人創立OpenAI 並沒有想著讓其盈利。

“我們的目標是,朝著最大化人類福祉的方向,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不求經濟回報。”OpenAI 團隊在一篇宣布 10 億美元計劃的文章中聲明,“既然我們的科研不受經濟上的束縛,我們能更好地專注在對人類有利的方面。我們認為人工智慧應該是人類意志的延伸,本著自由主義的精神,它應盡可能廣泛地被運用起來。”

2019 年,因為特斯拉(Tesla, TSLA-US)在AI 研究上的不斷投入,OpenAI 受到很大爭議,被認為是馬斯克的人才“後花園”。馬斯克便退出了管理團隊,但仍是其出資人。就在馬斯克退出後不久,微軟向OpenAI 投資 10 億美元,這筆投資讓微軟成了獨家雲服務供應商,日後OpenAI 的AI 能力必須通過微軟的雲端平台Azure 對外輸出。這引來一部分爭議,人們覺得OpenAI 或許不再中立

今年 6 月,OpenAI 發布了一個名為GPT- 3 的AI 語言模型,堪稱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科研突破,被稱為暴力美學的勝利。 9 月 22 日,微軟宣布獲得GPT- 3 獨家授權,未來微軟可以獲得修改源代碼的權利這引來馬斯克極大不滿,“這與開放是相悖的。OpenAI 本質上已經被微軟控制了。”馬斯克覺得OpenAI 淪為了微軟的牟利工具。

要知道,馬斯克當初將OpenAI 視為拯救人類的“良方”。儘管比爾.蓋茲可能並沒有直接參與到OpenAI 的項目決策中,但考慮到近來兩位巨頭屢有隔空互懟的事情發生,馬斯克此番發聲,也並沒有給合作夥伴微軟,以及曾經的掌舵者比爾·蓋茨留什麼情面。

比爾.蓋茲的“氣候焦慮”

馬斯克與比爾.蓋茲的主要摩擦還發生在另外一個領域:能源。

2017 年,有人問比爾.蓋茲,如果和馬斯克一起創業,他們會做什麼?他說,兩個人可能會在清潔能源領域做一些事情。他覺得在乘用車是最有希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領域,推廣電動車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順便誇讚了特斯拉在引領電動車發展方面做出的表率作用。

但轉頭, 2020 年初,比爾.蓋茲買了保時捷的電動車Taycan Turbo。Taycan Turbo 的起售價為 149.8 萬元,Model S 起售價 75.69 萬。比爾.蓋茲說,特斯拉有點貴。馬斯克立即發了條動態,“我和蓋茲聊過了,他無聊透頂。”蓋茲沒有立即回應,但他在之後的一次採訪中評論了特斯拉的電動卡車業務:沒有前途。

“對於重型、長途運輸車,我們需要其他方案。儘管目前市場上有幾個電動半掛車的生產計劃,例如特斯拉Semi 和戴姆勒(Daimler, DAI-DE)的Freightliner eCascadia,卻相去甚遠。”

馬斯克大力推動的電池技術,並不完全是他覺得“正確”的方向。比爾.蓋茲之所以如此糾結於能源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他的“氣候焦慮”。有科學家告訴比爾.蓋茲,為了避免氣候持續變暖而導致地球環境惡化,全球必須在 2050 年之前將溫室氣體的排放削減百分之八十,這需要人們研發出新的低成本的清潔能源。

這項挑戰極大,大到可以稱之為“能源奇蹟”。於是,比爾.蓋茲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清潔能源的投資、宣傳。“接下來如果有大量年輕人參與,我覺得會取得突破性進展,這將拯救我們的地球,在 2050 年前免於災難。”

而 2050 年的時間點,馬斯克的目標是帶領人類離開地球。他和比爾蓋茨的目標完全相悖。或許馬斯克發展得越起勁兒,比爾蓋茨越焦慮。

比爾.蓋茲眼中的馬斯克

兩人世界觀的差異也體現在對待新冠疫情的態度上。5 月 7 號,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對新冠恐慌是愚蠢的”。馬斯克還決定不給自己或孩子接種疫苗,“我沒有患新冠肺炎的危險,我的孩子也沒有。”

比爾.蓋茲是美國少數在疫情之初,就不斷號召美國民眾引起重視的企業家。對於馬斯克的言論,他曾評價道,“馬斯克在電動車和火箭研發上做得很好,但不要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瞎評論。希望民眾不要被他的錯誤言論誤導。”

從人文關懷上來說,圍繞疫情的這一系列交鋒,馬斯克“敗北”。曾經有人問比爾.蓋茲,馬斯克是新的賈伯斯嗎?他說,“馬斯克是個動手能力強的工程師,而賈伯斯在設計、挑選人才和行銷方面是個天才。”接著又說,“過去,像我和賈伯斯這樣的人,有幸參與到數字工具的開發建設中,讓資訊共享和全球合作變得更好。”言下之意,“中二”的馬斯克只能排在他們後面。

▲巴菲特和比爾.蓋茲等人物都是馬斯克嘲諷的對象

馬斯克對此應該不太同意。作為一個常年活躍在網路上懟各路大咖的、擁有 3000 萬粉絲的博主,相信距離回懟不遠了。馬斯克被譽為“將世界甩在身後的人”,比爾.蓋茲也是一名商業天才。如果說正值壯年的馬斯克是一個冒險家,那麼退休之後的比爾.蓋茲更多扮演著一位慈善家的角色。兩個人在創造人類未來的路徑選擇方面,走在了不同岔路上。

針鋒相對的隔空互懟,或許是兩種選擇之間必然會發生的摩擦。

虎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